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4-07-27 14:13:32
精选五年级语文说课稿锦集十篇

精选五年级语文说课稿锦集十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语文说课稿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长歌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0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同时,由于学习本组课文,仍然要求要独立阅读,认真思考,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文化素养。本着这个总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掌握“葵”“羹”“煎”三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结合相关的诗句,领悟赏析古诗的方法,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把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起心灵的共鸣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作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优秀的古诗文,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本课的教学方法选择上,我重在“赏析”,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读,读中感悟,并结合搜集与有关春天、时间的诗、名言、格言,制作的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尽量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让学生始终游走在诗韵的画卷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交流中带来的美感和愉悦感。

《长歌行》一诗教学采用一课时,首先是激情导入。教师引用《匆匆》及相关的诗句引出课题《长歌行》,释题。引导学生背诵《古朗月行》、《石灰吟》、《暮江吟》等,明确“行”、“吟”都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这种利用与诗歌主题相关的导语引出课题,不但能在潜意识中引导学生把握本诗的主题,而且一开始能把学生带入情景学习中。同时,有意识的拓展,增加课容量的同时,体现了大语文观,明确了积累的重要性。

接着是品读《长歌行》。分步出示课件,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读诗,按照标出的节奏读诗。并在范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加上适当的动作,表达他们对古诗的初步情感体验和了解。在这一环节中,朗读要求的逐步提高,朗读技巧的逐层解剖,让学生明确怎样读,才能读出诗歌的美。学习方法的掌握是最终的学习目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为理解、感悟诗歌表达的意思奠定基础。

赏析《长歌行》是本节课堂教学的重点。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全诗是围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写的,接着出示课件,要求学生合作学习,要求结合注释,理解课件中标出的关键字词,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诗句的理解。在汇报交流中,相机引导完成以下问题:(l)学习了前两句,你会想到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诗句?(2)学习了三、四句,你感受到了什么?(时光易逝,一去不返)(3)围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会想起哪些相关的诗句?作为你们,应该怎样改动诗句,更好的表达我们的感情?最后明确诗歌的主题思想,结合课件引导学生总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前四句通过朝露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归海说明美好时光短暂而易逝,且一去不复返,后一句只抒胸臆,劝戒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在徒然叹息。最后要求学生给自己写一两句话,最好用上一句你搜集的名言名句。在教学中,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充分给学生展示才华的空间和机会。语文教学,特别是诗歌的教学,立足文本,但必须超越文本,不能仅限于诗句意思的理解上,要把重点放在“赏析”二字上,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同时,必要的拓展和延伸,在帮助理解诗歌主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祖国灿烂的文化产生强烈的吸收欲望,使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效果最大化、最优化。让学生始终走进诗歌,引发共鸣,达到深层次的学习目标。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说教材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文章,它引导人生,让人终生受益。围绕单元学习主题“生活中的启示”,这一课告诉我们: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条路不行,可以选择另一条路试试,总有一条路能到达。

1、说教学目标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用一个场景、两件事、一段结语,向我们阐述了“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条路不行,可以选择另一条路试试”的人生哲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认识4个生字,知道一个多音字“挑”。能借助词典、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星罗棋布、大喜过望、垂头丧气、源源不断、络绎不绝”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体会作者选择材料恰当和表达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联系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学习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2、说教学重、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学习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2)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说教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课件演示法、朗读指导法等,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

说学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的有关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根据本课特点,着重指导学生运用以下方法学习:

1、抓住重点句“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自主阅读,自主探究,从相关词句入手,联系上下文,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3、用多种方式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加强情感熏陶,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说教案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以学生节假日常去游玩的信合广场为切入点引入谈话,由学生说出自己到达信合广场的不同路线,进而揭示出课题——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设计意图:把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解决本课4个生字。

2、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过程中边读边想:

(1)作者从父亲那儿学到了一个什么道理?

(2)作者用哪几件事说明了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

三、研读课文,感悟情感。

1、自主探究板块。

(1)自由读课文的1-----至3自然段,思考:①“我”和父亲在塔顶看到了什 ……此处隐藏12663个字……赞扬并学习这种品格的动机和愿望,也是学生明白外祖父爱梅花即爱祖国的这种感情。从中领会课题“梅花魂”的含义。

第三环节:激情结课,升华感情:

为了使学生旁征博引,学以致用,课末以诵读《我的中国心》来激起情感的高潮,激发学生深刻领会外祖父的爱国情和思乡心。

第四环节:读读写写,积淀情感:

通过背诵思乡诗来再一次加深学生的感受。

【说板书设计】

板书将围绕梅花回忆的几件事一一列出,并在其中体现单元的训练重点,即首尾呼应,同时再现结构,清晰、明确。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童年的发现》是前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写的一篇儿童文学作品。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文章以第一人称叙事,以一个儿童的眼光去思考和探索人的起源这个科学性很强的问题。文章展示了“我”对这个问题思考与探究的过程,即从“迷惑不解”到“似懂非懂”到“独立发现”到“得到证实”。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作者语言幽默,对自己童年的发现颇引以自豪,对因童年的发现而被老师误解有一丝的愤懑。

选编本课的目的,是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感受作者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胚、祸”等10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3)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2.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3.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三、说学情:

经过近五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了较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具备了朗读默读的能力。随着年段的升高,一本薄薄的教科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他们具有了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量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还要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阅读材料,课堂上大量资料的补充,对学生课外阅读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讨论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从中激发学生勤学好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体会心理活动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能真实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2.说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教给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发现和解决更多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的方法。

五、说教学流程:

1.交流揭题,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回忆交流学过的课文中描写童年生活的片段,由片段交流引出“发现”,由片段交流引出“童年”,由对“童年”的交流引出课题完成“童年的发现”,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 紧扣“发现”,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学生再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童年的发现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为了弄清楚这问题,“我”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探究过程?结果怎样?

3.围绕“发现”,精读课文。

(1)阅读开头,了解发现:“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2)梦中飞行,引发思考。

“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3)师生对话,求解疑问。

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绞尽脑汁,惊人发现。

既然老师那里给不出现成的答案,那就自己去想,自己去寻找吧。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5)转述发现,小结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4.遭遇挫折,悟出哲理。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作者的秘密是怎样被证实的,“我”当时有什么表现,又是怎样被老师轰出教室的。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使学生明白这句话一语双关,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情况,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世界上的大科学家尚且如此,我为我的发现被轰出教室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句话也是作者对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与纪念。感受作者幽默诙谐的语言。

六、说作业设计:

互相交流学习课文受到的启发,深化了主题;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童年的发现》为题写一篇作文,介绍自己的一次发现,读写结合,实现了语文教学的大循环。

七、说板书设计:

运用简洁的板书再现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板书能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

梦中飞行,引发思考——富于幻想

童年的发现 绞尽脑汁,惊人发现——执着探索

遇到挫折,悟出道理——幽默风趣

《精选五年级语文说课稿锦集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