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说课稿

时间:2024-07-20 14:13:15
山中访友说课稿

山中访友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中访友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中访友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6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散文篇幅短小而叙事简略,构思新奇,想象丰富,充满童心童趣,富有浪漫色彩。文章记述了作者独自到山野林间的一天游历,带着动情的眼光,所见之景都有许多新奇的色彩。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会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童话般的世界”。

2、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作者新奇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

2)、与文本有效对话,感受作者的心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体验表达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情。

3)、陶冶学生热爱自然之美、热爱生活之美的心灵。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课堂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4、课时安排:

本文属于自主阅读课文,用一课时完成。

二、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采用“听——读——赏——练”,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课堂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交际水平。学生反复读,才能形成自己的想法;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理由。这既是思维的训练,又是说话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三、说教学程序:

(一)在优美的PPT背景音乐中,大屏幕上显示课文标题。提出问题:大家喜欢上语文课吗?让学生首先增加自己对语文的喜欢的意念。接着问学生是否喜欢语文老师,联系到实际,引到“友”上面来,把“友”区分为人与物两方面,过渡到课题“山中访友”上,让学生猜测课题中的“友”可能是什么友。然后带着这个疑问欣赏美景,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评析:背景音乐的使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优雅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景。让学生面对此情此景,有利于熏陶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

(二)自读课文:

1、让学生自由朗读,根据自己的实际来读。自读时思考:依次找出文中的朋友,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评析: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朗读课文,可以做到“各取所需”,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进一步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

2、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木----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评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放手让学生听读,有助于感知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搜索相关信息。通过学生的各抒己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发现自我,肯定自我,进一步激起主动说话的欲望。让学生在课堂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三)深挖课文,灵活表达

1、让学生在选读的基础上,采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某一朋友的喜爱之情,既尊重学生自己的体会与感受,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艺与其他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评析:引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强烈欲望,要求不同,方式各异,逐步深入,体现了阅读的层次性。通过反复的读,学生进入了课文所描绘的境界,加深了语言文字的理解。优美的语言和意境,也使学生接受了一次美的洗礼,美的熏陶。另外,学生从表演中还提高了理解和口语表达水平,锻炼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四)比赛:

通过这个环节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检测学生对文章的把握理解程度,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为学生搭起一个表现自己能力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的个性与特色。

(五)想象意境,探究语言:

本文语言朴实,字里行间流淌着诗情画意。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在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中。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交流感受,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加深对课文奇妙浪漫的想象及第二人称的恰当运用的理解。

探究安排:

◆以四位同学为一小组,合作探究。

◆找出喜欢的句子,组长负责记录,由该组成员品读、赏析。

◆要求按句式说话:“我从—身上学到了—。”

◆组内探究,班内交流。

评析: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培养探究能力搭建舞台。通过合作他探究,学生能主动思维,主动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共同的交流切磋中,人人参与,互相沟通,互相合作。培养学生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作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学生在课堂上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学生能听出小组讨论的焦点,在全班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六)拓展:

1、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指导学生课后查阅有关风景散文类的材料,自制资料卡片。班内开展交流,学生老师作些评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出优秀卡片。

2、给学生提供查阅材料的方法:推荐书目(名家散文集)、推荐网站、推荐自读课本《翻过那座山》。

评析:这样注入了“活”的知识,课堂才回焕发出它的“活力”。教学中应注意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的延伸,教学生学会自己阅读的方法。自制资料卡片,将大大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上开展交流活动,学生积极性高,说话的欲望很强。通过互相交流,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七)小结全文:

引导学生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美,要始终保持一种好的心情去感悟和体会,在大自然中发现和感受美,并将这些美的心得与感受记录下来。以后交流,便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山中访友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文章构思新颖、想象奇特,充满童心和好奇心,富有浪漫色彩。

……此处隐藏25500个字……又各有什么魅力呢?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开始我们难忘的山中之旅。

2。读一读找一找

(1)扫清朗读时遇到的文字障碍,小组中仍未能解决的请上来写到黑板上。

(2)找一找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

学生明确:古桥、大树、山泉、瀑布、溪流、白云、悬崖、老柏树。云雀、小花、

石头、雷阵雨、蚂蚁、归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3。品一品说一说

作者所说的山中访友,不就是山中看景吗,那我把题目改成“山中看景”,你觉得怎么样?

(学生思考、讨论:用朋友称呼山中的景物,表现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与它们的亲近,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把景物写活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4。写一写说一说

作者采用的是说话方式向他的大自然朋友打招呼,我们也尝试一下用“你好”写一句话,向我们的大自然朋友打一下招呼,好吗?

(比如松树、小草、白鹭……)

七、说活动

1。选一个好天气,与好友结伴到郊外走走,去领略大自然。

2。课文仿写:《欢迎你来到大自然》

八、说板书:

山中访友——拟人、想象(亲切喜悦)

古桥——老朋友

树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悬崖——爷爷

云雀——弟弟

石头、落叶、小花

阵雨

老柏树

蚂蚁小弟弟

九、说反思: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充满童心的散文。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题目《山中访友》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去寻访一位朋友,但读至第三自然段,我们会猛然发现作者通篇运用了想象、拟人的手法将山中的景化作友人。作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感悟语言文字的情感”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是这节课的两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为此,我在开篇的时候设置了这样的环节。“朗读课文,想像课文中的情境,好好想想作者在山中访问了几位朋友?”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作者的行文内容以及结构。

在第二课时中,重点在于作者是怎么展开想象与联想表达情感的,以及体会句子的美妙之处。当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说出了“鸟儿、露珠、树”对作者的知心话后,我本来可以引导学生:“明明是听到鸟儿的鸣叫,作者却说……鸟儿呼唤我的名字。明明是看到晶莹的露珠,作者却说……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明明是作者看着每一棵树,作者却说……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以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和深情感悟。

山中访友说课稿15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文中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中访友》位于本单元五篇课文的第三篇,上承《春》、《济南的冬天》,下跟现代诗《秋天》和《古代诗歌五首》共同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图景。本文放在两篇精读课文之后有利于巩固学生赏析美文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2、把握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第二人称的妙用。

3、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品析优美的语言,体味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博望山和石海洞乡自然风光资料片。

一、说教法

1、情景教育法:

通过音乐渲染,图象再现,语言描述等形式,让学生进入情境,体会情感。

2、自渎点拨法:

本文属自渎篇目,课堂教学以学生充分阅读,自由探究为主,教师点拨课文的学习要点。

二、说学法

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学生相互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课题。(1~2分钟)

导入设计:(老师配乐深情朗诵,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我闭上演讲,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根,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成树籽,被鸟衔向远山远水。”

同学们,想象使我们变成了一棵棵老树,想象真实魅力无穷!今天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与李汉荣先生一起进山访友吧!(板书:山中访友)

2、反复诵读,感知内容。(10分钟)

⑴ 解读课题,猜测作者所访之友。

⑵ 速读课文印证自己的猜想,再由学生自由跑上黑板写出作者所访之友。

⑶ 课件展示山中众朋友,是学生进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中。

⑷ 教师有感情的配乐朗读,学生轻声跟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3、探究语言,领会手法。(15分钟)

学生自由诵读,勾出最喜欢的句子,再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究课文奇特浪漫的想象及第二人称的恰当运用两种手法。

⑴ 探究奇特浪漫的想象通过诵读,品味、赏析第四节来完成。

⑵ 探究第二人称的恰当运用通过第三节原文与改文对比赏析体会。

改文:我第一个去看古桥,它已经在涧水上存在了几百年,多少年来,他把无数人马渡过彼岸,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唯有它以应有的姿态,屹立在那里,永不改变。(课件展示改文)

4、想象意境,体会感情。(6分钟)

⑴ 伴随优美的音乐,学生闭上眼睛,以深情舒缓的语调,描述山中的美景,使学生进入作者所描述的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中。

⑵ 合作探究:

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课件展示问题)

⑶ 教师引导学生归结:热爱珍视大自然,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5、练笔实践,拓展延伸。(12分钟)

⑴ 欣赏博望山和石海洞乡的资料片。

⑵ 课件出示两则课堂练笔,要求学生二选一,当堂完成,交流展示。

A、你躺在草地上看过云吗?想象你幻化成空中的云后的情景、感受,写一段话,写法自由。

B、把自己幻化成景区内的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写法自由。

【板书设计】

山中访友

想象奇特浪漫

第二人称亲切倾诉

热爱大自然

珍视大自然

《山中访友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