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4-07-18 17:44:25
【精华】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集锦六篇

【精华】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集锦六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说课稿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一、教材:

1、说课内容:五年制小学课本第八册第三章第3节。[数学网更多小学数学说课稿]

2、教材简析: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在梯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习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3、教学目标:

(1)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通过做图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梯形面积公式。

难点:熟练正确的进行应用。

5、教具:课件、小黑板

学具:两个三角形,两个梯形。

二、教学:

在这堂课中设计过程中,我采用目标教学,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解法:在本课教学中,梯形面积的计算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我通过学习(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进行梯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推导能力。

2、引导发现法:运用边讲边提问的方法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在积极获取新知。

3、讨论法:由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使学生能将本节课的新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我采用了讨论法、操作法,通过讨论互相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练习法:通过各种形式分角度练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保证了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形成。

三、学法:

1、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学习知识,让学生初步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教师的启发讲解,提问教会学生观察区分相似事物之间的规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培养、总结、归纳、概括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应变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又促迁移: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安排以下几个过程。

〈一〉、前提测评:

师: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平行四边形

为了唤起学生的旧知识,促进迁移,上课一开始出示拼一拼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出示课件1)

师:看,老师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什么图形?

生: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梯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梯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这样安排教学,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学新知识打下了基础。

2、引导发现,归纳总结。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和学生观察知道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这样把梯形面积的计算转化成以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2)教师让学生观察课件和自己拼的平行四边形,学生展开讨论交流: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与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总结梯形面积公式。学生回答师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教师说明如果用a表示梯形上底,b表示下底,h表示高,那么字母公式应怎样写?学生回答,师出示例题理解横截面积,指名说出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了?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回答集体练习订正。

(3)为了巩固梯形面积的计算,做“做一做”,学生练习集体订正,这样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公式。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目的在于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和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总结梯形面积的公式,从而在理解梯形公式的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熟记,正确求出面积。

3、多种形式练习。

1、做一做:(课件)

2、下面是河堤坝的横截面图,它的面积是多少?(课件)

3、求下面梯形的面积:(只列算式,不计算)

(1)上底是1.8分米,下底是4.6分米,高是3分米。

(2)上底是32厘米,下底是47厘米,高是14厘米。

(3)上底是4.2分米,下底是3.6分米,高是5分米。

(4)上底是18米,下底是26米,高是8.4米。

4、选择:(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求下图的面积,正确的算式是( )(课件)

A、(13+15)×7÷2

B、(13+15)×4÷2

C、(4+7)×13÷2

D、(4+7)×15÷2

(2)一块梯形草地,上底为75米,比下底短20米,高为25米,计算它的面积的正确算式是( )

A、(75+20)×25÷2

B、(75-25+75)×25÷2

C、(75+25+75)×20÷2

D、(75+20+75)×25÷2

5、梯形的面积是120cm2,如果高是6cm,那么它的上底、下底之和是( )cm。

6、梯形的面积是70dm2,上底为8dm,高为4dm,则梯形的下底是( )dm。

7、求下面梯形的面积:(学生自己讨论)(课件)

[设计意图]本环节要达到的教学目的:(1)熟记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进行实际应用。(2)养成认真做题,正确书写作图的良好习惯。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本节课《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义务教育新课标实验教材P84例2的(1)与(2)及练习十五相关内容。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为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本课打下基础。学习本节课之后将为以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及分数小数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先呈现教师购书地情景,从中提出一本《作文书》多少元?地实际问题,引出算式:84÷21=;把21看成20进行计算学习。然后出示“五入“的例子展开学习。

学生分析:

对于四(1)班学生预设大部分的学生已经对《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有了一定的接触能利用除数是一位数除法进行正迁移,从而更有效的进行学习,其中大概有三分之一学生能独立解决此类问题。

设计理念

在本节课中,力图体现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被动 ……此处隐藏5403个字……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说程序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将整节课分为四个大环节,教学程序是: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二)动手实验,探究发现

(三)反思明理,解决问题

(四)自主运用,巩固深化

以下对每个环节的具体做法展开说明。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上课开始,复习提问:我们认识了三角形的一个什么重要特性?请例举它的用途。学生说后转入话题: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接着对教材的情景图稍作改动并出示:

让学生回答:小明上学应走哪条路呢?为什么?

这是生活常识问题,四年级学生应该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教学意图不在乎学生正确回答这个问题,而在于隐含在已知问题背后的未知问题。

学生回答后,我反问:小明应走中间这条路,你能用数学知识来说明道理吗?学生这时也许会感到困惑。问题摆到了面前,我顺势引导: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动手实验,探究发现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本环节为学生搭建三个实验探究的平台。

 1:摆一摆,猜一猜

我让学生拿出一根准备好的小棒,任意剪成三段,来摆三角形。

学生操作后反馈情况。这时有的学生可能如愿以偿地摆成了三角形,有的学生却抓耳挠腮,左顾右盼,怎么也不能摆成三角形。

于是我引导猜想:同学们,看来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摆成三角形的,那么,用三根小棒能否摆成三角形,可能跟什么有关呢?

让学生讨论交流意见,然后提出猜想:用三根小棒能否摆成三角形,跟小棒的长短有关。

【设计意图:在这个实验,剪出小棒的长度没有规定,教学既无刻意安排,也未设置陷阱,力图真实自然,让学生积极主动。自然生成的结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再思考。】

实验2:摆一摆,想一想

这次实验以4人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要求从214厘米长的若干根小棒中任选两根,与固定一根10厘米长的小棒摆三角形,看能否摆成。并边摆边填表记录结果,想一想,三根小棒存在怎样的长度关系能够摆成三角形。

固定的小棒长

(厘米)

第一根小棒长

(厘米)

第二根小棒长(厘米)

能否摆

成三角形

三根小棒之间的长度关系

10

10

10

10

10

这次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学生通过实验1对三角形边长的特点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粗浅的认识,加之猜想和合作讨论,可能在表中填写如下数据(见课件)。此时,我着重请在实验1中用3根小棒没有摆成三角形的同学来谈一谈,这一次是依据怎样的想法来摆三角形的。

学生可能会这样汇报:(配动画演示)

老师,上次我没有摆成三角形,是因为较短两根小棒合起来比第三根短,所以中间连不起来。这次我把较短的一根换成稍长一些的一根,使得较短的两根合起来比第三根小棒长的时候,就可以摆成三角形了。

也可能这样汇报:(配动画演示)

老师,我刚才之所以没有摆成三角形,是因为较短两根小棒合起来刚好和第三根小棒一样长,这样中间都顶不起来了,这时只要把最长的这根换成较短一些的,就能摆成三角形。

通过上述实验,学生可能会初步得到一个结论: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就能摆成三角形。

为了引导学生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我安排下面第三个实验。

实验3:摆一摆,算一算

本次实验,我用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再次动手操作和周密思考,促使学生获得正确认识和结论。

问题1:是不是只要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就一定能摆成三角形?

问题出来后,学生可能陷入了认知矛盾冲突,不置可否。此时,我及时从表中选出一组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数据(1、7、10)反问学生:10厘米的小棒和1厘米的小棒相加长度大于第三根7厘米的小棒,怎么还是摆不成三角形?这里面还隐藏着什么我们没有发现的秘密?然我们继续动手合作去发现吧!

问题2:将你表中每组的3个数据,分别两两相加,再与第三个比较,看看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比较,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的好奇心可能再次被激发。我用课件举例一组数据的算法,如3+810, 3+108, 8+103。让学生照着做。

最终学生在比较分析计算的数据和电脑课件的直观演示下,可能完整地得到结论: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小棒,这三根小棒就能摆成三角形。

教学至此,难点得以突破,获得完整的认识。

【设计意图:在问题引导的设计上我花了一些心思,力图扣住要害,抓准本质,用两个简洁的提问帮助学生搭建最终解决问题的脚手架。】

通过以上三次实验,学生在操作、猜测、计算和思考中,对于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的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该到教学总结提升的时候了。这时我对学生说:在用小棒摆成的三角形里,小棒被看成了三角形的边,如果直接画出三角形,你知道三角形的边有怎样的关系吗?能从上面的探究中得到启发吗?

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总结并板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继续谈话: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探究的知识三角形边的关系(板书课题)。

(三)反思明理,解决问题

我再次出示上课开始的情景图,重新亮出问题,启发思考:现在你能用数学知识说明小明上学应走中间一条路的道理吗?让学生互相交流,认识到:图中每连接三个地点的路线共有三条,刚好是一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走中间的路相当于走三角形的一条边,而走其它路都相当于走了三角形的两条边,相比之下,走中间的路肯定最近。

通过这个环节的反思明理,既让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又深深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更爱学数学。

(四)自主运用,巩固深化

为了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我设计了有层次的训练,让学生在自主运用中达到熟练。

1.辨一辨:哪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教材练习十四第4题)。

2.写一写:自己写3组数,每组数有3个,构成三角形三边的长。

3.想一想:李叔叔买回一根12米长的木料,准备截成三段,做成三角架,如果三角架的每条边正好是整米数,那么他做成的三角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形式?

【这道题目有一定难度,能够综合培养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学会有序思考、发展逻辑思维等多方面作用】

附:板书设计

三角形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a+bc

a b a+cb

b+ca

c

这是我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此板书把图形、文字和算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直观性和逻辑性强,能够显示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有助于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精华】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集锦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