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二年级语文说课稿汇编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美丽的丹顶鹤》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描写了丹顶鹤美丽的色彩、修长的体形和高雅的姿态。文字优美,将丹顶鹤写得栩栩如生,适合朗读、欣赏。在本文的教学中,王老师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态亲切,自然大方,既重视低年级学生的习惯培养,又不乏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这是一节非常扎实的富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总结为以下几点:
1、低年级读写能力的培养。课前复习生字词,读的方面重点指导了儿化音和轻声的朗读,写的方面重点指导了新偏旁和重点生字的书写。课前十分钟显得稳稳当当,扎扎实实,没有轻浮之气。
2、找出关键词,富有语文味。王老师很善于引导学生找出段落中的关键词来理解文意,但又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找出并点明这个词上,而是每次都能在一个词上深挖,通过话语和图片的引导理解词义,通过指导朗读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对文意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第一自然段找到了“遥远”和“嘹亮”让学生知道了丹顶鹤来自于遥远的北方,第二自然段通过“洁白”“黑”颜色的对比,突出了丹顶鹤的身体特征,尤其是“鲜红鲜红”这样ABAB型词语的学习,不只让学生知道了这种词语形式,而且通过朗读和图片观察让学生知道了词语的意思,同时做了更深入的拓展。学生不光知道这种词语,而且会说会用,在课堂当中就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3、注重训练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在学习丹顶鹤的姿态一自然段,王老师不是停留在对丹顶鹤姿态的欣赏和理解上,最后还设计了说话环节,让学生在观察图片后用自己的话补充句子,在此环节学生变成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培养了学生的说话和学习能力。才有了后面学生在课堂上熟练成诵的效果。
4、课文最后的立意很好。王老师把本文的立意最后立在了保护野生动物上,通过丹顶鹤,又出示了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的图片,告诉孩子们这些珍稀动物的情况,让孩子们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一个道理:我们要保护珍稀动物!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我上课的内容是《画家和牧童》第一课时。《画家和牧童》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叙述了一位牧童勇于给著名的画家戴嵩指出画中的错误,而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课文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渗透了谦虚、从善如流和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本理念。
本篇课文,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之中,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动作的描述,又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没有空洞的说教。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单纯地给学生讲述空泛的道理,要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质品质,根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我把“有感情朗读,并在读中体会和实践”作为本课重点,并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和能力:会认13个生字,会写相同结构和偏旁的“挤、拱、批、抹”四个字。2、情感和价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体会戴嵩这位大画家的高超画技。3、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关夸赞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学生体现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教师应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多的空间和机会。在教学中,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和理解,如:自我展示法,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到课文中去体会,这一环节中鼓励和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加入到学习的行列中来,与同学进行交流;体会品质环节,我运用师评、学生互评的评读方式营造一个想读爱读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由略读到细读、从感悟到实践”这样几步递进的学习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学习本课。
下面我把自己的设计意图简要的讲一下:
(一)出示板书,设疑引入。
在上课伊始,我说老师请来了两位朋友,一起走进我们的课堂,接着我把课题写在黑板上。“画家”写得稍大,“牧童”写得小一些,接着请学生猜一猜我为什么要这样写课题,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答案并不唯一,可以从年龄、地位、本领上说。这样的设计既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又使学生接下来学习课文时兴趣盎然。
我觉得能为后面让学生体会戴嵩的谦虚美德和牧童的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美德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感受和体验,我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也可以默读,还可以和同桌一起读。在学习生字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方法来学习。如学习拱手一词时,我让学生以实际的“拱手”动作来表演,这样既调动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
“拱手”一词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在下节课中找出表现人物“虚心”的词,对理解词句含义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接着我一填空的形式请小朋友们说说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交流故事大意。这样做为学生创设交流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励学习的积极性。
(三)朗读感悟,品位语言
对课文的学习,我进行了处理,打破常规的按顺序教学,先学习课文的三、四自然段。让学生初步感悟戴嵩的著名画得好。我先出示《斗牛图》,请学生说一说你看到画之后的反应,是呀,看到画的人跟我们一样,都觉得戴嵩画得真好。你听到了哪些人的夸赞呢?自然而然的进行了过渡。在这一环节中,我抓住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作为训练重点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不同的人物去表现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及语言,让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
1"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
2"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这几句话是戴嵩画画后,不同的人的表现,我们怎样来读.通过学生对不同人物话语的反复朗读来体会画家的著名。引导学生语言实践语文实践活动的方式很多,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语言实践活动还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第二是丰富学生的语言。课文中有三个近义词,在让学生朗读相关的段落后,我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这三段话中的共同点,然后找出“夸赞、赞扬、称赞 ……此处隐藏6824个字……书,互相比赛、互相学习。这样,在倾听他人读书的同时,丰富个人体会;在发表个人见解、评价他人意见的同时,深化个人体会。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不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我通过师生评议读来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他们的语感。评议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即相互引导,相互指正,相互借鉴。如,我在重点引导学生揣摩第一个妈妈说话时的语气时,预设了这样一个平台:
师:呀,你读出了妈妈夸奖孩子的语气,真了不起!老师很想知道,你刚才在夸奖这个儿子时,心情怎样啊?
生:我为我的儿子感到骄傲。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眼神。)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生自信地读。)
……
以上预设注重读的过程的指导,经过反复的揣摩使情感得到升华。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时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与此同时,老师也以一个妈妈的角色加入到孩子们的角色体验中——进行示范朗读,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此时,掀起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高潮。第一个妈妈的话,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情感的点点滴滴都挖掘了出来,孩子们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对于第二个妈妈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教师只是为他们提供练习的空间,。
教学第三个妈妈的话时,我引导学生通过与前面两个妈妈的对比朗读来揣摩出第三个妈妈平淡、缓和的语气。在充分的阅读实践中,孩子们揣摩领悟了三个妈妈的不同内心,表达出了三个妈妈的不同情感。更重要的是落实了语言训练,培养了学生语感。
(三)尊重教材特点,引导情感表达
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是这套教材中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养成善于发现的习惯,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通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深层含义的环节。孩子们在仔细阅读第八自然段的基础上,从“直晃荡、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这些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并通过两次朗读来突破课文难点:第一个层次的读——探究朗读:依据自己的感受、理解,用朗读表现出水桶很重;第二个层次的读——动作体验读:借助肢体语言,用带上动作的朗读强化出水桶很重,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股对妈妈的体贴、关爱之情:妈妈提水多辛苦啊!妈妈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来帮帮她呀!为了更进一步发现三个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学生会马上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地方,并非常明晰地围绕第三个儿子的做法进行朗读体会。
(四) 模拟文本情 境,促进情感升华
为了顺利突破课文难点,我抓住学生喜欢活动,乐于表演的特点,模拟出一个老爷爷和妈妈对话的场景,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的方式,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动作,并有声有色地朗读出来。随即,老师又以旁观者的身份,与文中的老爷爷进行对话交流:“咦,这儿明明有三个儿子,可你为什么只看见了一个儿子?您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儿子啊?”最终突破了难点,课文所要揭示的中心也由此显现出来——能帮妈妈提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接下来,在孩子们不由自主地伸出大拇指来夸夸第三个儿子,掀起了课堂又一次高潮。最后,我们将对课文的中心进行一个拓展填充,孩子们也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使孩子们爱父母的感情有了质的升华。
(五) 关于板书
23、三个儿子
妈妈 儿子
1、 力气大 1 翻跟头
2、嗓子好 2 唱歌
3 、没什么特别的 3 提水 真正的儿子
这样板书,既简洁明了,又是对课文内容的最简要概述。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7一、说教材
《狐狸和乌鸦》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十板块中的第二课。《狐狸和乌鸦》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讲的是乌鸦叼到了一块肉,站在大树上,狐狸见了直流口水,他对乌鸦讲了三次奉承的活动——假惺惺的问候、假装关心小乌鸦、假意夸乌鸦的羽毛真漂亮,嗓子真好,最后骗到了乌鸦口中的肉。
《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为了学生树立独立人格,充分发展个性创造条件。基于此,我设计如下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抓住狐狸说的三次话,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就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3、通过“读读”、“说说”、“演演”,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说教法
教学中,我紧紧把握新课标主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设计富有情趣的朗读,表演等教学环节,力求达到理解的升华。与学生真诚的交谈对话,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习,自主的参与到合作开放式的学习当中。
三、说学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读一读”、“说一说”、“编一编”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动情。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四、说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揭题激趣
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导语的作用至关重要,精彩的课堂导语,往往能使课堂教学优良好的开端,因此,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
1、出示课文插图,教师边指图边讲在大森林里,住着这样一对邻居:一只长的很丑、叫声难听,但喜欢听奉承的乌鸦,一只好吃懒惰,而又狡猾的狐狸,这一天,他们凑在一块,发生了什么事呢?
2、谁能根据上节课的学习,用自己的话讲讲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乌鸦和狐狸》。
(二)研读重点,探究感悟
1、生自由读1、2、3自然段
通过读书,知道了什么?
①、弄清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②、理解“叼、馋的直流口水。”的意思,并对狐狸的心理进行想象。
2、朗读4~~8自然段
用“――”划出狐狸说的话,用“~~~~”划出乌鸦的反应。通过指读、分角色读、演读狐狸说的话,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我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同时,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把教学的过程变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重心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移,又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移。
(三)总结明理,拓展延伸
1、师引导总结,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编故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