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教学反思

时间:2024-12-15 10:42:19
二次函数教学反思

二次函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次函数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次函数教学反思1

立足于二次函数在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地位,根据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学习及掌握的情况,从梳理知识点出发采用以习题带知识点的形式,我精心准备了《二次函数》的第一节复习课,教学重点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应用。

最初,“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增减性”这一相关性质复习设计中安排了3个训练题目,其中第(2)小题侧重在抛物线的对称性与增减性,集体备课后我在复习侧重方向上作了调整:加强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一般式化顶点式、判断抛物线对称轴、借图象分析函数增减性等的训练,另外还预想借图象识别2a与b的关系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本节通过建立函数体系回忆了二次函数的定义,其图象与性质及与一次、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综合应用,相继进行,但此环节中“2a与b的关系”学生没有提到,迫于突破此难点,我让学生观察课例图象,并进一步引导观察对称轴的具体位置后,仅有十几个学生准确理解、掌握,于是我进一步的分析“2a与b的关系”由对称轴的具体位置决定,并说明由a>0与b>0能推导出2a+b>0的方法仅适于此题,但效果不尽人意,仍有一部分学生应用此法解决相关问题。如此导致处理二、2、(2)题时间紧张,使得重点不凸现。将第(3)题留为课后作业,来了个将错就错,为下一节课复习“二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巧作铺垫。

通过本节课的备课与教学,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1.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每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堂课我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自己充当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不但能用一般式,顶点式解决问题,还能深层挖掘,巧妙地用两根式解决问题,可见学生的潜力无穷.

2.本课遵循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学生的“主体”教学思想,运用助思,助学,助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动了师生交流的“匣门”,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了师生间的双向活动

3、在如何备复习课,准确把握一个单元及一节课的重点及突破难点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在巧妙驾驭课堂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在如何与他人相处方面有了更好的认识,踏踏实实地做人。

总之,在实践中获得灵感,在交流中撞出智慧,在反思中调整思路,在坚持中取得进步。

二次函数教学反思2

怎样教学初中阶段二次函数应用问题

二次函数问题在整个初中阶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其应用题综合性比较强,知识涉及面广,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成为教学中的重点,也成为学习的一大难点。在升学考试中占有相当大的分值,往往又以中档题或高档题的形式出现,成为中考的压轴题。作为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分散其难点。若采用分类教学,学生易于掌握,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训练,短期内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从长远看,这样做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分梯度设置不同的题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去感悟,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同时教师做适当的点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我认为初中阶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好二次函数的应用问题:

一、注重与代数式知识的类比教学,触及函数知识。

现在人教版教材把函数提前到初二进行教学,我认为这是很好的整合。初二的学生对基本概念还是比较难理解,但能够要求学生有意识的去理解函数这一概念,逐步接触函数的知识和建模思想,认识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建模后又高于生活。不管是列代数式还是代数式的求值,只要变换一个字母或量的数值,代数式的值就随之变化,这本身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函数意识。

二、注意在方程教学中有意识渗透函数思想。

方程与函数之间具有很深的联系。在学习方程时要有意识的打破只关注等量关系而忽略分析数量关系的弊端,这是对函数建模提供的最好的契机。教师在组织教学中,特别是应用题教学,不能只让学生寻找等量关系,而不注重学生分析量与量、数与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加大了学生学习函数的难度。不管是一元方程还是二元方程应用题教学中,应该训练学生分析问题中的量与量关系的能力,让学生树立只要有量就应该也可以用字母去表示它,不要怕量多字母多,量表示好了再通过数量关系逐步缩少字母即可。这样就为后续函数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通过数形结合方法体验函数建模思想。

不管是长度、角度还是面积的有关计算,都应该通过适当变换数据来树立函数思想。图形具有丰富性与直观性,图形变化具有条件性,因此说图形教学相比纯粹数量计算教学更能够体现函数思想。

函数思想的建立,应用题解题方式的定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慢慢的渗透与慢慢体验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二次函数应用题的教学不需要分类。二次函数的学习是把以前学习的内容进行适当加深或以崭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因此二次函数应用题的解决,需要师生在教与学中有意识的树立函数思想。正是二次函数的这种综合性,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中把这一难点消化在平日教学中,而不是简单的把二次函数应用题进行分类来加重学生的负担。

二次函数教学反思3

二次函数对学生来讲,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通过我对这一章的教学,让我学到很多道理和教学方法。下面是我对二次函数的复习课的一些反思感受:

首先,我认为在课堂上,我对知识的掌握还是有一定的欠缺,把二次函数用自己的眼光和感受想象的太简单,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又是一个重点,尤其是一个难点。所以我课堂上有的习题深度没有掌握好,没有做到面向全体。

其次,本节课体现的是分层教学,而我只是在后面的比赛中简单的体现分层,对于提问中得分层,习题中的分层还是做的不够好,这说明我对于分层教学的这种方法还是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应该真正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分层。

第三,课堂上的语言不够精辟,尤其是评价性的话语很少,很单调。没有做到让学生为我的一句话而振奋,没有因为为了争得我的一句话而好好做题等等,这是我一直以来欠缺的一个重要点。

那么针对以上几点,我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收获了以下这些:

1.上课之前一定要反复的推敲,琢磨课本,找出本节课知识的“灵魂”,然后站在学生的角度,仔细研究,如何讲授学生们才能愿意听,才能听得明白。尤其不能把学生想像的水平很高,不是不自信,而是不能把学生逼到“危险之地”,以免打击自尊心,熄灭刚刚点燃的兴趣之光。真正做到“低起点”。

2.既然选择和实施了分层教学,就应该多下功夫去琢磨,去进行它。既然是分层就 ……此处隐藏11147个字……。情境创设要根据课时内容的需要而设计。活动设计要紧紧围绕课时教学内容的重点,而且要确立一条的主线,用这一根线把各个环节串起来,使课堂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流畅自然中蕴涵着和谐与统一。

4、能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多动手。有人曾经说过:“听了,一会儿就忘了;看了,就记住了;动手操作了,就理解了。”学生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手是脑的老师,说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所以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是必要的,是高效的。而多数老师在课堂上觉得这样让学生动手去做太耽误时间,不如我自己演示来的快。这是非常错误的教学思想。

5、加强教学研究,促进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和相互协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利用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课题实验组活动等校本培训形式搭建共同交流共同发展的平台。对每一课时教学内容可利用课前几分钟,大家在一起说一说自己的教学设想,有新颖活泼紧扣教学内容而又容易操作的形式,取长补短相互借

总之,在实践中获得灵感,在交流中撞出智慧,在反思中调整思路,在坚持中取得进步。

二次函数教学反思14

二次函数的应用本身是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后,检验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综合考查。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能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体会其意义,能根据图象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充分运用导学提纲,教师提前通过一系列问题串的设置,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在课堂上通过对一系列问题串的解决与交流, 让学生通过掌握 求面积最大这一类题,学会用建模的思想去解决其它和函数有关应用问题。

教材中设计先探索最大利润问题,对九年级学生来说,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以后,对函数的思想已有初步认识,对分析问题的方法已会初步模仿,能识别图象的增减性和最值,但在变量超过两个的实际问题中,还不能熟练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而面积问题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故而在这儿作此调整,为求解最大利润等问题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符合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呈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所以在例题的处理中适当的降低了梯度,让学生思维有一个拓展的空间,也有收获快乐 和成就感。在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使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都得到训练和提高。同时也注重对解题方法与解题 模式的归纳与总结,并适当地渗透转化、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就整节课看,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特别是学困生,在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中改变以往的配角地位,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今后继续发扬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把问题梯度降低,设计让学生在能力范围内掌握新知识,有了足够的热身运动之后再去拓展延伸。

二次函数教学反思15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表示方法,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以及抛物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坐标等;

2、一元二次方程与抛物线的关系.

3、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函数知识与几何知识解决数学综合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问题情境和探索活动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复习重、难点:函数综合题型

复习方法:合作交流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表示方法:

(1)顶点式:(2)交点式:(3)一般式:

2、填表:

抛物线对称轴顶点坐标开口方向

y=ax2

当a>0时,

开口

当a<0时,

开口

Y=ax2+k

Y=a(x-h)2

y=a(x-h)2+k

Y=ax2+bx+c

3、二次函数y=ax2+bx+c,当a>0时,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当a<0时,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

4、抛物线y=ax2+bx+c,当a>0时图象有最点,此时函数有最值;当a<0时图象有最点,此时函数有最值

自评分(每空4分,共100分)

二、探究、讨论、练习(先独立思考,再分小组讨论,最后反馈信息)(屏幕显示)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试判断下面各式的符号:

(1)abc(2)b2-4ac(3)2a+b(4)a+b+c

(上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的掌握情况:b2-4ac的符号看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2a+b看对称轴的位置;而a+b+c的符号要看x=1时y的值)

2、已知抛物线y=x2+(2k+1)x-k2+k

(1)求证:此抛物线与x轴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设A(x1,0)和B(x2,0)是此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且满足x12+x22=-2k2+2k+1,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②此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AB的面积等于3,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此题主要考查抛物线与一元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的联系,以及函数与几何知识的综合)

三、归纳小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得到了什么?

四、用数学(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一位运动员在距篮下4米处跳起投篮,球运行的路线是抛物线,当球运行的水平距离为2.5米时,达到的最大高度是3.5米,然后准确落入篮圈,已知篮球中心到地面的距离为3.05米,

(1)根据题意建立直角坐标系,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该运动员的身高是1.8米,在这次跳投中,球在头顶上方0.25米,问:球出手时,他跳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此题把学生熟悉的运动员投篮问题与二次函数结合在一起,溶入了一定的生活背景,使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能力。)

五、拓展提升(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屏幕显示)

已知抛物线y=x2+(1-2a)x+a2(a≠0)与x轴交于两点A(x1,0),B(x2,0),(x1≠x2)

(1)求a的取值范围,并证明A、B两点都在原点的左侧;

(2)若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且OA+OB=OC-2,求a的值。

课堂反思:以前的复习课总是写满几块小黑板,弄得手上全是粉笔末,一节课下来,光是翻转小黑板就把自己搞得迷迷糊糊,并且学生还喊道:看不清楚。现在好了,利用多媒体,可以把要讲的知识点、学生要做的练习毫不含糊地全部展示给学生,确实做到了高容量、大密度。感觉很好。

《二次函数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