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时间:2024-06-16 22:33:14
读书笔记范文合集15篇

读书笔记范文合集15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书笔记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书笔记范文1

你必须对一件事深感兴趣,才会专注,然后你才会想要知道相关的所有事情。你的整个心、整个人才可能专注。同样的,如果你认识到你所提出的问题的重要性,你就会有兴趣知道这件事的真相了。

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有兴趣,才会想知道关于这个事物的其他信息。你想写作了,才会想去了解与写作有关的所有事情,你的写作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的生活中将充满了写作的因子,你的阅读是带着写作的气息的,你的思考是带着写作的气息的,你的看、你的听、你的触摸和感受,是带着写作的气息的。你的写作深感兴趣了,你所做的任何一个事情,都会与写作发生隐秘的联系,并且,你会逐步地发现这种隐秘,这种秘密最终会成为你清晰的感受和论断。

写作教学,教师首先就要转变观念,“作文兴趣”是第一重要的作文能力,“作文意志”是第二重要的作文能力,然后再是写作人格和写作技能。

最最重要的作文教学是什么?就是让你的学生对作文葆有长久的兴趣。

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就让学生说真话,说大实话、大白话,就得允许学生说不正确的话,允许学生说不健康的话,哪怕,不是这个年龄该想的事,不是这个年龄该问的事,只要是他认为重要的话,就让他写出来,表露出来,这本身就是健康的标志,是走向“真健康”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一个习惯在作文里说正确的假话的学生,今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谁都不难想象吧。一个习惯于在作文里说正确的假话的民族,今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民族,谁都难以想象。

我想说,我们作为老师,要蹲下身子,跟孩子平等的交流,摒弃成人的观念,从儿童习作的要求出发,或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读书笔记范文2

之所以向大家推荐《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部书,确实是因为这个书名很讨巧,我想借助它,强化我们自己的理念。作者常生龙,是位特级教师,“教而优则仕”的虹口区教育局长——这种成长路径看似正常却已极为罕见。一名物理教师,一位教育局长,十年阅读500多本书,不容易,不简单。作者从中精选50本与教育相关的著作,辅以自己的读后感,向读者推荐原著的同时,也在推荐他的教育思想——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说这部书是杂粮,因为这部书融合了50多本教育著作的思想;说它是细粮,因为这部书是一位博览群书的教育人精读后的精彩回放。在这个阅读的快餐时代,对于我们这样一批阅读量有限的“知道分子”,或许是适合的。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第一辑:教学即创造,堪称全书最为精彩的部分。遴选了10本课堂教学和学生成长方面的著作,聚焦课堂和学生,奉献了不少智慧。

一、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

诀窍一:自己先变成孩子。意思是说,我们只有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理解教育对象,走进他们的心灵,赢得他们的信任和爱戴(喜欢、尊重)。

诀窍二:遵循教育的规律。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我们不能揠苗助长。作者结合汉语的音乐性,论及朗读之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教学要做到不越位、不缺位。

诀窍三:要时刻以身示范。言传身教的道理很简单,作者以语文教师“下水作文”为例,告诫我们,要完善自我,博闻强记,爱好广泛,将自己和学生一起成就,做幸福的教师。

二、电影的教育价值

1.好电影是一本书。每一位老师(成人),都有自己关于电影的故事,也会有自己关于某部电影的故事,电影因其综合性的艺术特点,能够较为轻易地感染人、打动人,影响人,教育价值不菲。

2.用电影建构学习共同体。教育遭遇了新的教育对象,独生子女以及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明显,填鸭式教学盛行。依托电影鉴赏,建立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回归人的教育。

3.懂鉴赏才能收获更多。原著作者夏昆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在高二年级完整欣赏多达16部电影,把“看电影”当成教育的内容,较好地发挥了电影的教育功能,教师本身也成为电影艺术鉴赏的行家。需要指出的是,夏老师遴选的16部好电影,多数值得我们向学生推荐。

4.发现身边的真善美。通过电影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培养真善美的情感,能够成全孩子的一生。有一个“放电影”的老师,是孩子的幸福。

三、用心写就的成长故事

1.培养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史沃普发现了培养想象力的办法:找到一条“丝线”。语文中培养的这种想象力,其实对历史学科也是很重要的能力。学科是相通的,语文是学科之母。

2.教学需要协调各方资源。史沃普总结的三个力量:校长、任课教师和家长,很有道理。其中,家长是最被我们忽视的因素。利用QQ群,微信群等方式,加强和家长的交流,是互“联网+”时代的家校合作新思路,对于我们,是一个路径,对于留守学生,是一个福音。

3.用爱谱写教育的传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无需讨论的话题。教育就是陪伴学生成长,和学生玩心眼是得不偿失的。要想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就只能真的付出你的爱。

四、迈考特是世界上做好的老师

1.一个为人诚实的教师。迈考特是最好的老师,首先因为他是个诚实的老师。现实中,我们往往用说教的方式教学生诚实,最好的方式,当然是我们和学生真诚交往。

2.一个勇于创新的教师。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化的年代,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教育的理论体系和技能方法已经足够庞杂,教育的创新多数为微创新。做一个个性化的老师,往往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当然,创新要有方向,个性要饱含正能量。

3.一个崇尚自由的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像迈考特一样做到让学生获得完全的自由,似乎不可能。但是在可容忍的限度内,让学生自信一些,开放一些,自由一些,想必是有益的。

五、第56号教室的文化场

1.建设互相信任的教室文化。早就听过这部有关56号教室的书,56号教室一个教育的符号,一个“有教无类”的教育标签。雷夫艾斯奎斯的贡献不小,为一群弱势群体创设了一个温馨的家。

2.创造适切的管理文化。一是让学生确立做事标准,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二是用经济管理方式运营班级,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为适应规则做准备。

3.锤炼育人的课程文化。被高科技生活惯坏了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雷夫先生用创新的课程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六、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1.教师和学生都对学习充满期待。书中列举的教学方式很有借鉴意义,如,让师生关系和谐: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关联;倾听学生;根据反馈主动调整教学策略等。

2.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一个好故事:幼儿会背系鞋 ……此处隐藏12279个字……修交谈时这样说过,“一小块污点能抹杀一人之所有优点”,这应该足以说明他是多么最求完美了吧。这种倾向导致的结果就是做所有事情都想要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想要一次做好,所以不愿意匆匆忙忙进行,要万事俱备才行。看看哈姆雷特在克劳地祈祷时的表现:“现在容易动手了,当他在祈祷时;我现在就下手杀了他…【拔出佩剑】”观众们的心都吊在了嗓子眼,可是接下来却又一下子泄了气,“……这就算复了仇?这还须三思……假如我正当他在忏悔时把他杀死,那他为此旅程已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我能算是复了仇吗?

不!”那到底怎样才算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复仇呢?“回鞘去吧,宝剑呀,让我寻个更好的机会:当他烂醉如泥、大发雷霆、淫榻寻欢、赌博渎神、或做其他毫无拯救可言之事时,那是我再颠他于我的足下……” 换做寻常的人,取掉仇人的性命就已经算作最最厉害的复仇了,可是追求完美的哈姆雷特不仅仅要杀掉克劳地,更要让克劳地的灵魂也下到地狱,这么彻底的复仇可是不容易寻求机会的。所以在王后的房里,误把波隆尼尔当成克劳地后,哈姆雷特才会那样毫不迟疑的刺出手中的宝剑。

二、从创作出发

哈姆雷特的复仇是《哈姆雷特》这部戏剧的主线,但是绝不是莎士比亚唯一想要表现的内容。他在《哈姆雷特》中把复仇当做整部剧的主干,然后再在主干的基础上添上各种支干及枝叶,这些添加上的部分也是他想要表达和呈现的。比如说哈姆雷特对于生与死的思考:“生存或毁灭,这是个必答之问题……”还有他思想中鲜明的人文主义:“我可闭于一桃壳内,而仍自认我是个无疆域之君主”,“人类……它是天之骄子,也是万物之灵”……不难看出故事中发生的一切恰恰描写的就是当时英国的社会,整个故事渗透着属于莎士比亚那个时代的精神。

可以说,《哈姆雷特》这部作品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和对现实生活批判精神的最深刻的表达。所以,王子复仇必须得延宕,只有延宕才能为剧中想要反映的现实和表达的思想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如果哈姆雷特不延宕,那么在他一刀杀死了克劳地之后,《哈姆雷特》就结束了,无论是欧菲莉亚的发疯还是约利克的头颅,亦或是风趣的掘墓人,都将不复存在。此外,就喜剧效果而言,不延宕的《哈姆雷特》就是一部平庸的复仇喜剧,而延宕的《哈姆雷特》则在刺杀的不断地推迟中将观众的情绪带向高潮,此时最后的悲剧结局也能带给他们最大的震撼和启迪。

读书笔记范文15

最近在读《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

翻了下书的扉页,竟然没有写什么时间买的,通常我都会写上去。

幸好记得那天买书后发了朋友圈,搜了下关键词,很快找到。20xx年10月27日,看到当天写的有些忍俊不禁:

“办完事晃到百草园书店,随便挑了三本书。《下雨天一个人在家》《茶谱煮泉小品》(这本书找了很久啊)虽然包里还有一本是至今还没看完的《瓦尔登湖》。随身带书是习惯,随手买书是爱好。没毛病啊!”

当初买本这本书时并不知道讲的什么,也没太仔细看,但是看到封面就很喜欢,纸张也很考究,密密麻麻的名字里跳入眼帘的是贾樟柯、谭盾、李宗盛、林怀民等等这些大家的名字,于是就觉得应该不会差呀。何况还是《生活月刊》编的。买单的时候老板一看我选了这本书,便说了一句,这本书很好看。当下暗自窃喜,果然有眼光。老板还在书的扉页上盖了一个书店的章,很有仪式感。今年月初看完这本书,我也在旁边盖了一枚我的闲章,可惜手抖了一下,盖重了。

《珍物》这本书断断续续的看了些日子,一方面是因为去年年底琐事太多,没办法静下来看书,一方面也是因为觉得这本书需要慢慢看,快不得。这是一本关于一百个人的私人物品收藏及背后的故事。而这一百个人在各自领域里都是有一定成就的大家。它透露了作者的心性,人生的样貌,经历的曲折。想来其实我们普通人也有对我们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私人物品,也许会收藏很多年,偶尔也会想起,拿出来回忆。无论是物品本身还是回忆本身都显得弥足珍贵。

我在想我的珍物是什么呢,小时候记得每年寒假都会把自己的书柜、写字桌一起整理一遍,那里装的全是我的宝贝,有的该扔的扔,该送的送。现在的我肯定不记得扔了什么,送了什么,也不知道那个年纪的自己究竟对什么东西该扔什么东西该留是不是真的很有判断力。但我印象中有一年寒假舅妈送我的礼物,有一个小盒子里装着很多透明的蓝色小珠子和一支蜡笔是配套的,我至今都不知道那一盒小珠子是什么,只知道很好看,香香的。在一次一次的寒假大清理中,它都存活下来了,因为就是未知、好看、香、舍不得用。所以它就被我视为珍物。我至今想起来就有一种嗅觉上的记忆扑面而来,香香的童年记忆。

再后来收到过很多礼物,但要说很珍贵的谈不上。唯有一个礼物让我觉得非常珍贵。一次是有一年过生日,当时还在流行中国博客网,我没事儿会在上面写点网络日志,由此也认识了一个广东的博友,后来有一年生日,这位姑娘给我寄了一个本子,我打开一看惊呆了,原来她把我这一年的博客日志挑选出若干篇做出了一本书,我感动极了,一篇一篇的看,真是不敢相信。次年,中国博客网垮了。一切飞灰烟灭,再也不可能有任何的文字记录了。即使让我重写,我也再写不出当下的心情了,所以这本博客书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比珍贵,只此一本。所以一直很感谢这个朋友的细心。

所以我想所谓珍贵都是因为物和人之间产生的关系被赋于了情感从而就有了一不一般的意义。而这种珍贵也是相对而言,只有当事人才会懂得这其中的举足轻重。加上时间、年代、变迁以及生命的告别,就是无法复制的珍物。

一个真正的收藏家对于他收藏的文物应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有绝对的热情,追求与古人神交之趣、并俦比肩、把酒言欢的快乐,那是源自于个人不断积累的知识、修为与文化涵养,这样的收藏才是有趣的,具有生生不息的动力。

有趣的是,这里面有一篇珍物也是关于大学时期的读书笔记的,是哲学者赖永海保存的,他与的关于读书的理论我也是表示十分认同的,他说读书固然是要从中获得知识,但应该从事获是智慧,培养一种好的思维方法。

性格决定命运,在相当程序度上是由思维方式决定的,而一种好的思维方式的形成是与其读书的多寡及读书的方法息息相关的。

这本书分为五辑,分别是辑一:唤醒 时空隐语;辑二:印刻 光阴迭变;辑三;传承家的秘密;辑四追寻光耀生命;辑五:灵犀:人生旅伴。

邀请当代中国文艺界二十个领域一百位富有个性和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回望生命中最为珍贵的记忆和物品、分享此物与“我之为我”的独特故事,呈现来自生活的馈赠与生命的印记。他们心目中的珍物,是一场人生、一段创作历程,一个灵感的触发,一项事业的起点,汇聚在此,无形中也记录了中国文艺的来之路与无限的方向,生动真实地呈现当代中国文艺景象。通过关照“人”与“物”的生命联系,在充斥着“消费”与“丢弃”的时代,重拾并振作“惜物惜情”的美好传统。

包括了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内的百位名人,如陈丹燕、贾樟柯、李宗盛、林怀民、杨丽萍、马岩松、丁武、又一山人、朱赢椿、叶锦添、朱哲琴、徐皓峰、殳俏等。

在这本书的序的结尾写了这么一段话,我认真地想,等我更老了,我的珍物会是身上的老年斑。那是时间专属给我的,平凡却无价的。岁月的勋章。

《读书笔记范文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