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7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读完这本书,脑袋里就蹦出两个字“刷机”,感觉就像自己被重装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系统,但却又感觉毫无违和感、理所应当,不过还处在混沌状态,会慢慢………慢慢理清楚的。
看这本书,你得确认自己思维够开阔、三观不正常、心理不正常(玩笑,哈哈),因为这是一本精神病人的访谈录,其中不乏有着渊博知识,逻辑高度严谨的“病人”。严格来说:他们并没有病,只是我们认为他(她)们有病,这个社会既定标准认为他们有病,他们只是孤独!
其实我写不出读后感来,因为我觉得文字的力量有点孱弱,就随便做点摘录吧:
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3.四维虫子
女人的那两个X都包含好几千个基因!而且都是活动频繁的,Y对X,几十对好几千!就凭这些,差别大了!女人比男人多了那么多信息基因!就是说女人比男人进化的高级多了!
对女人来说,男人就像猩猩一样幼稚可笑。小看那一点基因信息?太愚昧!低等动物是永远不能了解高等动物的!女人是外星人,远远超过男人的外星人!--7.女人的星球
我信奉恶魔,那又怎样?自甘堕落算什么?我的存在,就是为了证明光明的存在,我不存在,就没有对比,就没有光明。--8.最后的撒旦
宗教的存在,我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的,把许多事情简单化了。为什么会有人类呢?上帝造的。怎么造的呢?你管他呢,上帝无所不能,想造就造了。--14.角度问题
细菌的战争,人类甚至看不见。武器有什么用?你都不知道自己被入侵了。恐龙统治了地球两亿年,也许早就有了自己的“恐龙文明”,但是突然之间就灭亡了,很可能就是细菌们认为恐龙文明威胁到了自己,从而把之毁灭的。对细菌来说,毁灭一个文明,在建立一个新的文明太简单了,反正都是被细菌奴役。--16.生化奴隶
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空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疯了,其实就你疯了。--17.真正的世界
她曾经把家里养的几条很名贵的鱼放了。基础动机不是放生,比较复杂:因为养鱼可以不想养猫狗那样要定时喂或者要特别费心,养鱼现在什么都能自动,自动滤水,自动投食器,自动恒温,有电就可以几个月不管,看着就成了。她觉得鱼太悲哀了,连最起码的关注都没得到,只是被用来看,所以就把鱼放了。那是她不久前才告诉我的。--21.雨默默的
有些现象,如果用已知的各种学科、各种知识都不能解释的话,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解释,不要看表面是否很荒谬或者离奇,都要学会去尊重。因为那很可能就是真正的答案。但是求证过程一定要谨慎仔细,不可以天马行空。--33.永不停息的心脏
整篇推荐:四维虫子、三只小猪(前篇,后篇)、女人的星球、飞禽走兽、时间的尽头(前篇,后篇)、超级进化论、迷失的旅行者(前篇,中篇,后篇)、还原一个世界(前篇,中篇,后篇)、果冻世界(前篇,后篇)。
作者在序言中说:“我希望读者能拨开文字和表象的迷雾,更开阔的接近这奇妙的世界。我更希望,看完这本书后,你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邪门歪道、违法乱纪、钻牛角尖的不算)。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我只希望这本书是一扇窗,能让你看到更多、更多的世界—他们眼中的世界。我也希望有一天你能够很坦然地说,让我来告诉你,在我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2以前一直听说《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的书评比较不错,一直没有机会阅读,这几天偶然得知朋友那儿恰好有这本书,于是乎携一本自己的书籍和她交换。
尽管以前就对书名感到好奇,但看到这本书的封面的时候疑惑依然不解,天才和疯子在我们常人看来似乎是两个对立的极端,但是作者却把他们二者放在几乎平等的左右位置,而中国一向崇尚左手为尊,大概在作者内心疯子虽然位置很高,但相比真正的天才还是稍稍次之。
翻开书的第一篇仅仅只读了第一段就吸引住我了。书中是这样描述到:"有那么一个精神病人,整天什么也不干,就穿一身黑雨衣举着一把花伞蹲在院子里潮湿黑暗的角落,就那么蹲着,一天一天的不动。架走他他也不挣扎,不过一旦有机会还穿着那身行头打着花伞原位蹲回去,那也是相当执着。很多精神病医师和专家都来看过,折腾了几天连句回答都没有。于是大家放弃了,说那个精神病人没救了。有一天一个心理学家跟他蹲在一起,每天都是。就这样过了一个礼拜,终于有一天,那个病人主动开口了,他悄悄地往心理专家那里凑了凑,低声问:‘你也是蘑菇?’"说实话,在我看到这段描述的时候我笑了,但是也带给了我这样儿的思考:很多时候精神病人之所以被人们判断为非正常人,他们的一些行为在我们看来非常不能理解,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他们有他们自己充分的理由。
每一个故事都是以作者和"精神病人"的对话展开的。可以看到很多人的思维逻辑是非常清晰严密的,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论述、对思维虫子的解释、对多宇宙理论的阐述、对玛雅文明的推断、对宇宙空间的探索……他们的说理十分严密,以至于这些领域的专家都不能反驳他们的推论,他们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类文明的担忧无不体现了他们的思想深度,所谓不知者无畏,正是他们善于思考,能够想常人所不能想,忧常人所不能忧的事情,才使得他们的一部分人变得"另类"。
有一位朋友的故事令我十分感动,他能够清晰的记得自己的前世的生活,尽管他的肉身会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但是他的记忆却是长生的,有些人总是渴望长生,可是长生不老真的好吗?看着自己的亲人朋友都不在了,自己依旧存在,一代一代的独自活着,看着身边的人都是陌生人,没有真正的同伴,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没人理解,这样很好吗?无数人希望得到永生的眷顾,用各种方式去追求真身不腐,意志不灭,但是没有人意识到,永生,也许只是个孤独的存在。我们的世界有白天黑夜,有春夏秋冬,花草树木有春荣秋枯,这一切轮回是那么的和谐而美丽。蝴蝶的生命甚至只有几天,可是它依然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那么美丽,活得那么自在,而我们人类很多时候却忘了当下的生命才是最美好的,我们有时候会抱怨命运的不公,环境的不和谐,总是逃避现实而追求天堂,也许天堂可以使上帝感到满意,却不能使人类感到满足。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处很重要的一点是沟通和理解,很多时候因为不理解而造成了误解和冲突,疯子有疯子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看完这本书我甚至想说不是每一个正常人都有做疯子的潜质和才华!我们应该用包容和爱的心态 ……此处隐藏3006个字……分,包括作者本身,最后她预测出了她半年后将离开疗养院,他的确做到了,在作者采访他的半年后。不得不说,他的预感很准确,也许,我们真的人生真的只是一部小说,而作者,正是我们自己。
其中,有一个故事令我很感动。那个老妇人在老伴死后,仍然觉得他还活着,并依旧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也许那个老人真的还在,但是只有老妇人看得见,或者,老妇人知道他不在了,但仍旧希望他还在,只是这样的骗着自己。可是,这也是一种永远。
婚纱在衣柜里早就尘封,
我们的容颜都已渐渐苍老,
感谢你带给我的每一天,
正事因为你,我才有勇气说:
“永远,永远。”
就是这样一本书,他没有多么华丽的辞藻,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是就是这样一本书,让我忍不住一口气读完。有时候,用精神病人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更能去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6断断续续花了七八个小时看完这本书,零零散散的在这里说一下体会。
这本书号称是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豆瓣评分8.1,而且目前在Top250榜单排在第19位。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也曾在各大图书推荐榜上看到这本书,但在正式进入内容之时,我还是“洗净了自己的思维”。看完之后,有点失望,感觉作者写的很朦胧,甚至有点科幻的色彩。就像品一道佳肴,最后的评判标准是它的味道如何,但是不免有色、香、形等方面的附加。就放盐来说,放多放少都不行。作为一本精神病人纪实的文学作品,固然要考虑到可读性,但是加入过量的文学加工,看到后面都感觉在看科幻小说一样——天马行空。
我不是一个精神科医师,但精神病人总不见得都是哲学家、物理学家或天文学家,笔者在展示精神病人天马行空的一面的同时,对于这些人所受的痛苦与误解闭口不提,这样极容易误导读者。作为绝大多数读者而言,我们都很难与精神病人有什么接触,我们只能从互联网上、书本上读到有关他们的资料,或者从新闻中看到关于他们犯病犯罪的新闻。笔者一步步的在构建一个他想让我们看到的精神病人的世界,在我看来,这种重重设疑式的写作只是一个噱头。
书中有一些观点,我很赞同。譬如,当我们面对未知的领域时,我们总是习惯用已知的知识去解释,而对于浩瀚的未知领域而言,我们的知识实在是少的可怜。同理,对于我们不了解的精神病人——这样一个束之高阁的神秘领域,我们很容易陷入作者为我们构建的迷宫。话说回来,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思考这些哲学、宇宙、人生等这样一些终极问题花的时间是很少的,我们大部分时间要思考怎么学习好、怎么多赚钱、明天吃什么……对于绝大多数人,你跟他讲这些,他要么谈之色变,要么漠不关心。还有,我们每个人都同时具有社会性和孤独感。马克思对于人的定义,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很渴望被他人认可、接纳,当我们被人误解了,绝大多数人都会有心结,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另一方面,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个跟我们完全一样的个体。这样看的话,我们可能会面临的误解、孤独,又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要忘记,我们人类可以在各种主客观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可以很有效的让我们避免陷入死胡同。
这本书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像我上面谈的观点,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观点是可以认可的。就算抛开内容,作者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也是值得认可的。作为一个非精神科医师,下定决心去了解这样一群“不正常”的人,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身体方面,都面临着很多危险,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后果也是很难预料的。其次,作为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都是要要面临着很多知识上的补缺,像学科专有名词和相关学科研究等。如果不花时间,不了解这些东西,是根本不可能和病人有一个很好的交流的。
总而言之,作者至少帮我们打开了通往“精神病人”的一扇门,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我们可以打开更多的门。正如作者所说的,一切并没有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7昨天刚开始看《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不得不说这本书深深的吸引了我。本来我是想在网上买纸质的书来看的,我喜欢静静的躺床上翻着书的感觉,那种感觉很真实。但是因为昨天在等吃饭的那段时间过于无聊,我就在网上下了电子版的想打发一下时间。可是当我看了2个故事之后,我就发现自己深深的陷了进去,我想迫切的了解每个故事,想知道每个人心里不同的世界,即使知道这本书是写的所谓精神病人的眼中的世界。
首先,我承认我自己是个对奇特想法充满好奇的人。我佩服所有逻辑性缜密,具有个人思想的人。所以当我看到这些生活在自己世界中,拥有着支持自己活下来的信仰的不同人群,我内心觉得神奇和兴奋。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突然看到原来有这么多人在对这个世界进行分析和思考。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坚不可摧的精神体系。
经过一天的时间我把这本书大体看完了,说实话,我佩服故事中每个人,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天真,我觉得其中的一些人真的是让人敬畏的。他们的理论,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他们对自己的定位几乎都是清晰的,对于那些偏执的人,我甚至有点惜惜相惜,可能是自己也是个固执的人的原因。但是,我更加……可能是羡慕他们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即便不被普通价值观所认可,但是他们仍然自信的坚持着自己,也许正是这种执念才会让所谓的普通人觉得他们不正常。
不过,以不同的角度看的话,可能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正常人吧。每个人的精神不一样,所以更加不可能得到统一,所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看世界的话,都会得到一个不同的结果,那何为正常,何为不正常又该怎么划分呢……
这是我第一次想要在看完一本书之后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我知道看这样一本与常人世界观几乎不一样的书籍之后,肯定会有很多想法。我也知道,肯定不止我一个人看过这本书,我同时也想知道其他看过这本书的人的感受,可是我还是想着先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之后,再去看其他人的想法吧。我本身是个容易被干扰的人,我怕我因为看到其他有说服力的观点之后而忘掉了我自己的最初立场。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将自己的理解立下字据,然后再结合其他人的观点进行对比,以提高自己的境界。
在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笔者的知识面,涉猎之广让我深深震惊,笔者和患者的交谈中所涉及的话题很多,不过其中笔者几乎都能讲出一二,我真心欣赏。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基于物理理论的几个故事,关于四维空间、平行宇宙、超弦理论等这些概念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让我觉得研究这个物质世界是个如此神妙的事情,当然也激发我对这方面的知识的渴求。让我最羡慕的是其中两个天生异禀的人,一个是能模糊将人看成的动物,一个是能看到天空不同的颜色(具体故事题目记不住了)。让我最震惊的是三个小猪的故事,讲的是人格分裂的情况,关于人格分裂我一直都觉得是件不能理解的事情,我也没有在现实中见到过,所以还是不能理解两个人格在同一个身体中存在,而且还能进行交流,想想就觉得恐怖。
其他好像也没什么想写了,之前一直都是自己在自己的视角范围内看世界,如果真的能从不同角度去看的话,可能真的会有全新的世界观吧,加油,共勉!
文档为doc格式